古龟兹国出土文物中,竟藏了一个“乐舞团”!

2023-05-16 12:07:47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舍利盒上的彩绘“苏幕遮”


(相关资料图)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北宋大文豪范仲淹的这首《苏幕遮》流芳百世,但鲜有人知“苏幕遮”这个词牌名是怎么来的。

1903年,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的苏巴什佛寺遗址盗走一件7世纪木制舍利盒。原以为这个普通的舍利盒没什么特殊之处,因此被放置了半个世纪。

直到1957年,人们偶然发现舍利盒的颜色层内竟然有绘画痕迹。剥去表面颜料,一幅精美的龟兹乐舞图显露于盒上。在舍利盒身彩绘上,21人组成的“乐舞团队”生动活泼,有跳舞者、弹奏乐器者、持棍舞者,还有小孩在一旁协舞。人们手舞足蹈,服饰各异,其中引人注目的是6名舞者和两名持棍舞者脸上都戴着面具。通过研究,专家们认定,这正是古代龟兹地区著名的歌舞戏乞寒胡戏,也就是“苏幕遮”。

唐代疏勒国僧人惠琳《一切经音义》载:“苏幕遮,西戎胡语也……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近代学者、散文家俞平伯考证,“苏幕遮”是波斯语的译音,原义为披在肩上的头巾。

在古代龟兹,凡是遇到民间有重大的欢庆、祭祀及百戏表演等活动时,就一定有戴假面的“苏幕遮”(亦称婆罗遮)歌舞,“或作兽面,或象鬼神,假作种种面具形状”,目的是禳灾驱鬼,从而使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庄重、气氛热烈。

“苏幕遮”是龟兹地区音乐舞蹈形式之集大成者,极负盛名。苏巴什佛寺遗址出土的舍利盒彩绘是人们第一次真真切切地窥见“苏幕遮”的真实画面。从中可以看出,“苏幕遮”表演时不但有舞者头戴面具,还有6种乐器组合:箜篌、大鼓、排箫、角、鼗鼓(即拨浪鼓)和鸡娄鼓。处于先导地位的是大鼓,由两名儿童抬着,一位鼓手舞杖击鼓,明显处于乐队指挥地位。

隋唐时期,以龟兹乐舞为代表的西域乐舞大量进入中原。到了唐玄宗时期,“苏幕遮”已然由戏曲歌舞发展成为教坊曲名。当时原为七言绝句体,后来才衍生为长短句。

从龟兹石窟壁画看音乐文化交流

除了“苏幕遮”,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后,来自西域的胡乐就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悠扬婉转的横笛,以及“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的箜篌,都成为中原常见的乐器,正所谓“洛阳家家学胡乐”。

如果有机会参观新疆克孜尔石窟第23、28、38窟,库木吐拉石窟第58窟以及克孜尔尕哈石窟,可以看到壁画中描绘了众多乐器:箜篌、阮咸、筚篥以及曲颈琵琶等。

箜篌

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写到,女主人公刘兰芝 “十五弹箜篌”。箜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隋书》《新唐书》《通典》《唐六典》等史籍的音乐志、礼乐志都把它列为龟兹乐之首。

箜篌在汉武帝开通丝绸之路后传入中国。箜篌在初传中国时,是竖抱于怀中,用手拨弹,因此唐代把演奏这种箜篌叫“擎箜篌”。

后来,艺人们结合琴、瑟、筝、筑等中国古老乐器的弹奏方式,形成中原地区独特的卧弹箜篌的弹奏方式,创制出“卧箜篌”。

盛唐时期,箜篌演奏艺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寺院中,至今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

14世纪后期,箜篌渐渐淡出舞台。人们往往只能在壁画和浮雕上才能看到它的身影。

近年来,新疆出土了一定数量的箜篌实物。如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出土3件木制箜篌,吐鲁番鄯善县洋海墓地也出土有木制箜篌。考古专家研究推断,早期的箜篌主要用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如洋海墓地出土的木制箜篌应为人类早期萨满信仰中萨满巫师所使用的法器。其弦较少,能够弹出的音也较为单调。

阮咸、筚篥

阮咸简称阮,是源自中原的乐器。相传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善弹此乐器,因而得名。

阮四弦有柱,竖抱用手弹奏,形似月琴,始于唐代,元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着广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

阮咸由中原传入龟兹,与西方传来的乐器一起成为龟兹音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龟兹音乐。

筚篥又称悲篥、笳管、头管、管子,其名从古龟兹语音译而来。传说筚篥是龟兹牧人的乐器,它同胡笳、角、笛一样,经历了由羊骨、羊角、牛角、鸟骨等兽骨作为原材料,到后来由竹子制作的过程。不过比起笳和笛来,筚篥的构造更为复杂。

筚篥盛行于隋唐时期的宫廷音乐中,在隋代的九部乐和唐代的十部乐中,都有它的身影。白居易在《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中写道:“剪削乾芦插寒竹,九孔漏身五音足。”在龟兹石窟壁画天宫伎乐欢快歌舞的场景中,它的形象和演奏方式都和史籍记录一致。

琵琶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形象描述了琵琶的演奏及其音响效果:“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但当人们来到龟兹石窟便会发现,壁画上的琵琶好像和平时看到的有点不同。因为画中多处出现的琵琶身影,原型主要为曲颈琵琶(也称曲项琵琶)和五弦琵琶两种。

曲颈琵琶是典型的龟兹乐器,史籍中被记载为“胡琵琶”。从现存的石窟壁画来看,曲颈琵琶是四柱四弦。其中最典型的是克孜尔尕哈石窟第30窟的伎乐飞天图——伎乐怀抱一具龟兹曲颈琵琶,即为四弦四柱。

隋唐时期,龟兹乐人苏袛婆弹奏琵琶七调所用的琵琶即为四弦四柱曲颈琵琶。北宋音乐理论家陈旸在《乐书》中记载,五弦琵琶虽然在隋唐盛行一时,然而到了宋代已难觅其踪,反而是曲颈琵琶在教坊中盛行。今天,五弦琵琶已成为历史陈迹,而曲颈琵琶则到处可见,足以说明其恒久魅力。

龟兹琵琶初传中原时,由龟兹乐人教习。其弹奏方式为抱持弹拨,即琵琶横抱于怀中,以拨板弹奏。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琵琶的弹奏方式由原来的“体横怀中”改变为“立抱怀中”,弹拨的方式也从以拨板弹奏改为以指弹奏。

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涌现出大量的琵琶演奏者和乐曲。如唐代世居长安的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孙曹纲,都是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曹纲的演奏,右手刚劲有力,拨若风雨。与之齐名的裴兴奴则左手按弦微妙,善于拢捻。所以,当时乐坛有“曹纲有右手,兴奴有左手”之誉。

来自疏勒的五弦名手裴神符是唐太宗最看重的宫廷乐师之一,他首创了琵琶手指弹法。康昆仑号称琵琶第一手,段善本则是有名的佛殿乐师,后与康昆仑琵琶比赛后,进入宫廷成为皇家乐师。

对生活积极乐观的龟兹人,在东来西往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创造出形制丰富的乐器和多姿多彩的歌舞。龟兹乐舞在汉代就已传入中原,到了隋唐时期,龟兹乐更是成为了当时的宫廷乐,并流传到民间,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监制 | 杨新华 肖静芳

统筹 | 康坤全 刘佳

责编 | 刘娴

审核 | 梁黎

编辑 | 俞灵

制作 | 胡琪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